项目简介
本项目是智能农场系统,借助创新技术达成农作物生产与管理的自动化和优化。利用传感器网络与自动化系统,为作物打造最佳生长环境,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态并进行数据分析,进而提升生产力、节约资源,提前应对潜在问题。
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
优点
- 提高生产力:采用自动化灌溉、温湿度及照明控制技术,为作物创造最优生长环境,增加产量。
- 节约资源:依靠传感器和自动化技术,精准监测作物状态,优化资源供应,减少水、肥料和能源浪费。
- 预测与监测: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,实时监测作物生长和病虫害情况,依据历史数据预测生长模式和病虫害,及时采取措施。
主要组件功能
- 传感器监测:
- 紫外线传感器:测量环境紫外线暴露量,转化为电压信号供Arduino读取计算。
- pH传感器:测量液体酸度,通过电极电位差确定pH值并转换为电压信号。
- EC传感器:测量液体电导率,通过测量电极间电流,依欧姆定律计算。
- 光照调节:植物生长用LED灯,产生450nm和660nm波长的蓝光和红光,促进植物生长。
- 电源供应:SMPS开关电源为Arduino板提供高效稳定电源,有过流、过热和短路保护。
- 数据处理与通信:ESP32开发板为核心,提供多种通信接口,支持Wi - Fi和蓝牙,实现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。
缺点
- 初始投资成本高:构建系统需购买软硬件,初始投资大。
- 技术要求高:需要一定技术知识,农民需学习,设备需定期维护和升级。
- 存在依赖性和安全问题:依赖计算机和网络,故障或网络问题影响生产,数据收集处理有安全隐患。
安装使用步骤
硬件连接
- 将紫外线、pH、EC传感器分别连到ESP32开发板相应模拟输入引脚。
- 将植物生长用LED灯连到ESP32开发板控制引脚。
- 用SMPS开关电源为ESP32开发板和其他设备供电。
软件配置
- 安装Arduino IDE开发环境。
- 打开Arduino IDE,导入项目源代码文件。
- 根据硬件连接修改代码中的引脚定义和参数设置。
- 用USB线将ESP32开发板连到计算机,选正确开发板型号和端口。
- 编译并上传代码到ESP32开发板。
系统运行
- 接通电源,系统运行。
- 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,由ESP32开发板处理分析。
- 系统根据分析结果自动控制灌溉、温湿度调节和光照等设备。
- 可通过Wi - Fi或蓝牙远程访问系统数据,进行监测和控制。
下载地址
点击下载 【提取码: 4003】【解压密码: www.makuang.net】